中國有句俗話說:旁觀者清。老胡作為俄烏戰爭的旁觀者,也作為對俄烏都充滿好感的中國人,想在這個時刻向基輔和莫斯科建議:烏克蘭戰場的基本走勢和國際態勢都已經逐漸明朗,他們雙方需早做妥協,結束戰爭,這最利于他們雙方止損。
我在戰爭爆發后不久就認為:烏克蘭耗不過俄羅斯,俄羅斯耗不過整個西方?,F在戰場的總態勢是,雖然俄軍的進展大大慢于預期,但是俄方實現了總體控局,北約不直接介入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,光靠一點物資支持不可能扭轉整個戰局。如果戰爭持續下去,俄軍最終擊垮抵抗、推翻烏克蘭政府的前景相當確定。所以從烏克蘭耗不過俄羅斯這個角度說,繼續戰爭對烏方在政治上沒有希望,只會讓其付出更大代價。
然而從俄羅斯耗不過整個西方的角度說,推進戰爭俄方能夠贏得戰場,但肯定贏不了全局。俄方不應低估烏克蘭社會已經形成的國家認同所意味的長期反抗性,也不應低估美國動員整個西方實施全面制裁的決心和實際能力。即使俄軍得以控制整個烏克蘭,美西方制裁俄羅斯的鐵幕很可能一步步合攏,整個西方抵制俄羅斯能源的局面也大概率會成現實,那對俄羅斯的長期傷害將是嚴重的,并可能構成沖擊俄政治穩定的現實風險。
早點結束戰爭,通過談判達成一個和平框架符合基輔和莫斯科雙方的利益。如何達成妥協將考驗他們雙方的智慧。
對基輔來說,我個人從旁邊觀察認為,他們最要做的是拋棄幻想,面對現實。西方的支持只能用來做強化他們談判地位的籌碼,不能被當做烏克蘭可以長期抵抗下去的依靠。西方已經拋棄烏克蘭了,他們現在做的一切只是要在精神上鼓舞烏克蘭人,讓后者在獲得全世界支持的幻像中自殺式戰斗下去,盡量消耗俄羅斯。西方絕不會真正出手救烏克蘭。
莫斯科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目標,將它置于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,實現戰略層面的速戰妥決,所謂“見好就收”,別強迫自己追求做不到的東西。
俄羅斯哲學家杜金主張廢除烏克蘭這個國家,我個人認為,這就屬于不可實現的目標之一。蘇聯時期存在一個超越民族意識的更高意識形態,但是在俄烏的類西方政治制度下,即使俄軍占領烏全境,也沒有工具和能力徹底清除烏克蘭人業已形成的國家認同,莫斯科統治不了西烏克蘭。西方對烏克蘭人的精神支持和鼓舞要多少有多少,實際抵抗將綿延不絕。那樣的話,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的拖累將長期化,那里建立起來的親俄政權不可能穩定,2014年的那種顏色革命隨時可能再度發生。
現在澤連斯基政府已經基本同意了放棄加入北約,對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的領土問題也表示“可以討論”,雙方的話語姿態仍然很強勢,但實際立場似乎在接近。我認為,烏方需要接受戰場現實,俄方需要避免要價太高,雙方應以戰場的現地情況和民族傳統居住區為基礎談,相互給政治臺階,早做結束戰爭的決斷。
此文只代表老胡的個人意見,表達的是我對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雙方的善意。